2015-09-02
xredued04
2、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问题: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参考答案】
(1)设计一中的学生学习是一种较为被动的接受学习,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很有可能一部分学生并不会参与到课堂中的造句来,无法调动所有学生的主体性 和兴趣;指名交流的形式也没有遵循学习策略训练的特定性原则;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者没有点到名的学生可能只会生搬硬套别人的例子,没有 主动思考的过程,对于今后的语文发展不利。
(2)设计二中的学习,学生在接受完老师的知识后,各自的小组有了讨论的过程,这是属于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并且每一 个小组都各自进行内部的最佳句子的修改和练说,保证了教学的全面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的全班讨论交流中,强化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吸收,这融合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特点,能帮助学生吸取各家精华,发展自己的语言的写作和鉴赏能 力。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