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考题猜想(简答题)

2015-09-03 xredued04


7.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题要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如器官互补,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互补等。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8.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答题要点】苏联杰出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 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 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 天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即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 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中的学期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题要点】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

(1)基本情况。这部分内容要言简意明,统帅全局,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班主任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和估计、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这部分是整个计划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确班级的各项内容,明确规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方法完成这些内容。

(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这部分是把计划中的工作和活动,按月、周加以落实,有序地完成工作计划。

10.简述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答题要点】(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1.编排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题要点】(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