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xredued04
1.某个班级的老师在某个小朋友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又如,在低年级 课堂上,这位教师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 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努力。”
问题:请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2.在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对学生的言行都会给予好或坏的简单评价,至于这个评价是否恰当,他不曾细想。于是,学生将老师的评价变成了“圣旨”,神圣不可侵犯。
问题:请问这位教师该如何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3.师: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师:你觉得摸到哪种球能中大奖?(红球)大家想不想摸一下,摸到红球为大奖。教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摸一摸,并发奖品。
师:你们也想来摸吗?(教师拿着袋子到每个小组,学生摸一摸)
师(故作疑惑):为什么刚才这么多的同学摸,中大奖的人却很少呢?生回答: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生: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意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像你们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问题:请对上述案例进行评析。
4.有一位学生在课堂土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你总是那么 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闾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评析该教师的评价方式。
5.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段:①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②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③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生:l5×3
师:应该怎样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