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四)

2015-09-03 xredued04


竞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i)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向前,从队伍里揪(jiu)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不还算是各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e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an)扶着,来这里祭(ji)奠(dian)。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问题(一):试分析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写作上的特点。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设计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参考答案

1.【参考设计】

问题(一): 本文叙述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

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壮观和雄伟。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 明,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声威,还从观潮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反映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由衷地 发出了“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正确读写文中生字生词。②通过“三读(读准、读通、读懂)”,自主学习,乐于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想象的学习方法,理解体会词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人情入境的阅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问题(三):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说说哪个景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2.今天呀。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伸出你们的手,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观”字,意思一样吗?快查查字典,看看分别是什么意思。

[设计理由]本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 2 3 4 5 6 7 8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