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实施(八)

2015-09-03 xredued04


(3)方法得当。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4)表达清晰。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易懂。

(5)教态自如。教师自然、优雅的教态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各种思维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推进教学的进程。

(6)组织严密。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

(7)气氛热烈。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答题要点】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强渊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强调系统恬本知识的学习,这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的探索1+2、创造性不易发挥。

(4)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7.简述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

【答题要点】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科目没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