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实施(十二)

2015-09-03 xredued04


4.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在本材料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至于在教学中无法 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教师采用了先呈现画面,再读语言文字的方法,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理解语言文字,欣赏蝴蝶谷的美丽景色,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 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学习应该提倡先阅读感悟,在学生有所理解、有 所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教学媒体,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2.【答案要点】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 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唯课本是准、唯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3.【答案要点】(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4.【答案要点】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