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7
xredued04
二、材料分析题
1. 解析:(1)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照应前面提到的诗句,过渡到后面的分析。
深刻含义有:“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非仅指“北宋”或“宋代”,而应该代指整个的“古代,,或“过去的岁月”;无论过去和现在,在作者和“真正欣赏西湖的 游客”心目中,最美好的西湖,只能是“大自然的西湖”,是“容易被人接受”的体现着“淡之美’’的西湖。(关键词:西湖、过去、现在、淡之美。)
(2)正面论述:①“淡之美”接近天然,容易被人接受。②“淡之美”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加耐人“思索”。反面论述:“浓”,会造成“强劫持久的兴奋”,而这“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的。
(3)略。
2. 解析: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三、写作题
解析: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间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个人意义感和教育教学工作。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动机的缺失造成的。而造成教师动机 的缺失又有很多具体原因,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望,对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境中的人文关怀的缺 乏也会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我认为针对职业倦怠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1)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薪酬对教师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人们普遍认为,对代理人最传统最直接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报酬。教师既有其专业性的一 面,同时也有其与常人共同的人性。激励性的报酬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所有职业收入中所占的地位的高低位次;二是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 激励机制,即建立在从教年限和国家政策基础上的增长和绩效上的激励。做好第一个方面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对在职教师继续从教的激励;做好第二 个方面则可以鼓励教师更加尽心工作.提升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晋升制度。
晋升是对教师工作与能力的认可,本身就是激励性质的。专业组织中流行的“非升即走”惯例,越来越影响到聘任制下的教师管理。制定建立在教龄和绩效基础上的 晋升制度,一方面是对教师表示认可,鼓励其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起到挽留教师的作用。教龄与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学校应当对之提供相应回馈,经验丰富的 老教师理应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敬。
(3)授权与问责。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授权与问责机制,以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性以及自治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们拒绝在外部压力下做事,尤其是在规 则、规章、秩序和最后期限的压力下工作,因为这些外部压力干扰了他们的自治需要。人在拥有较大自主权时会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就有更高的要求。 通过鼓励个体自主决策,计划自己的行动路线,并且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可以增进他们的自主与自我决定需要。问责是对授权效果的监督检查,以激励教师,调动积 极性、发挥创造性,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