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1)

2015-09-07 xredued04


11.A【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等,

12.B【解析】注意是和意识密切相关的,但是不同于意识。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13.B【解析】“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心境情绪的表现。

14.D【解析】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因此,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变式可以提高概括的成效,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对概念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

15.A【解析】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丽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合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16.B【解析】奥尔波特于I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霍兰德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斯腾伯格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论。

17.C【解析】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即智力多元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18.C【解析】精神分析法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显示其效果:精神宣泄,自省,反复剖析。因此,宣泄疗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19.D【解析】0~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2~7岁属前运算阶段,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11~15岁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20.C【解析】组织策略是整理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