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热门考点:4.3学习动机

2015-09-22 xredued04


  6.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伯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这种内驱力使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这种内 驱力被看做是学习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如,学生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就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又会进一步强 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学校集体中受 到尊重。这种愿望也可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自我提高内驱力强的学习者,所追求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地位 满足,所以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也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的自尊满足,所以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四)学习动机的作用

  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经常自己设定某种目标,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这些目标。动机促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影响着作出何种选择,比如是玩游戏还是做作业。

  2.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

  动机决定了个体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动机越强,努力越大,热情就越高。

  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

  研究表明,动机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并坚持下去。学生更愿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能克服某些困难坚持完成。

  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动机影响着加工何种信息以及怎样加工信息。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而注意在获取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起着关键 作用。另外,该类学生在必要时更易于通过其他多种途径来促进对某一任务的完成。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力求理解所学的 内容,而不是在机械的水平上进行。

  5.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

  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动机越强,则获得好成绩时的自豪感就越强,而获得不良成绩时的受挫感或厌恶感也越强。学生希望被同辈群体接纳和尊重的动机越强,则 属于某一群体会使他们感到欣慰,而被排斥于某一群体之外则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简言之,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因某种结果得到强化而趋向它,因某种结果受到惩罚 而避开它。

  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

  这是上述各种作用的最终体现,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最终将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提高学习能力。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