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9
xredued04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B.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27.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28.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29.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范跑跑”事件被称为“范跑跑”的人名叫范美忠,他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一名教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自己先逃命,是最先逃出教室的。 而且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考虑学生是否危险……只有为 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