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里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意在说明( )。
A.做事情要有耐心
B.做事情要精益求精
C.做事情要善于举一反三
D.做人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2.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3. 随着啤酒生产和销售旺季的来临,一些啤酒生产企业相继抛出啤酒中含甲醛有害健康的论调,并宣称自己已经取消使用甲醛,改用其他物质代替,此举在业内引起一 番激烈的争论。有的企业更是借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的旗号抛出“甲醛有害论”。针对这种情况,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发表声明,指出微量甲醛广泛 存在于天然食品中,啤酒所含甲醛和天然食品相比,含量属低量范畴。甲醛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允许使用的助剂,在啤酒产品中的含量都在较低范围,对身体健康无 害。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天然食品中广泛含有微量甲醛
B.啤酒生产无禁用甲醛规定
C.啤酒微含甲醛对人体无害
D.啤酒生产企业哗众取宠
4. 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 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用词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语言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
B.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
C.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D.交际中出现各种语用错误的原因
5. 低碳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专家指出,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问题,首先需要澄清“低碳等于贫困”“低碳等于高成本”等误区。低碳经济是在 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前提下,出现的一种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和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单 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这个过程”指的是( )。
A.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
B.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
C.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的过程
D.转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过程
6.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句话说明( )。
A.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学生
B.君子不器
C.学校教育应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为目标
D.学校不用培养太多的专家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治理好国家的必要条件是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B.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弃旧图新
C.治国安邦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D.只要实施德政就能治国安邦
8.孔子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教义都是来自人们实际生活的直接记录,而不是形而上学的预设或超自然的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实用的本能行为哲学。儒学的本质,是通过对E1常行为的教化,在当下可能的条件下提升个人价值。
对以上文段最准确的概括是( )。
A.儒学本质中所包含的务实精神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B.根植于实际生活的本能行为哲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C.孔子作为儒学思想的代表在历史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D.儒学的本质是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升个人价值
9.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 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 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道德水准
B.兴趣爱好
C.价值取向
D.研究态度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
B.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C.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磨炼、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
11. 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 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
A.是对上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12.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13.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14.一位著名企业家从百折不挠的拼搏经历中总结出了“冰淇淋哲学”,即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根据上述文字,“冰淇淋哲学”主要强调了( )。
A.逆境对培养企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B.选择一个好的时机,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C.企业在创业阶段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
D.企业应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15. 中国传统的文学大家,其文本与人格必是始终如一,珠联璧合,无懈可击的,才可称为大家。其人生不仅要与大群人生合二为一,而且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才能 与中国文化精神中“以人为本”及“天人合一”思想相映照。这是古典中国的文学大统,然而已被中国当代文学遗忘得一于二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
A.古典中国文学的大统思想
B.中国古今文学之大不同
C.中国当代文学缺乏大统思想
D.何为中国传统的文学大家
16.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B.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C.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D.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与关系
17. 当喝酒的“老习惯”与驾车的“新方式”遭遇的时候,有的人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喝酒又驾车。因此,如果不从社会传统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刚刚走进汽车社 会的人们进行引导教育,而只靠疾风暴雨的执法运动,很难根治酒后驾车的顽疾。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舆论的深入讨论和专项行动的持续展开,“喝酒不驾 车,驾车不喝酒”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根治酒后驾车顽疾不一定要开展专项行动
B.社会习惯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C.转变生活理念是解决酒后驾车问题的根本途径
D.专项行动对于解决酒后驾车问题治标不治本
18. 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 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 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这段文字说明( )。
A.社会公正是具体的
B.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C.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D.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
19.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投入正在逐年增加,全民的教育程度也在日益提高。然而遗憾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教育成本往往与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
下列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教育成本与质量没有关系
B.作者感到教育质量不能提高很遗憾
C.作者反对教育成本增高
D.作者认为教育投入多并不保证一定取得好的成果
20. 尽管“负面新闻”关注的是体现冲突、对抗、不和谐的负面题材,报道者对题材的使用角度的表现方式却可能不尽相同:优秀的报道者往往在负面题材中发现积极的 因素,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给人以警醒、反思;而蹩脚的报道者面对某些负面题材,会以猎奇、把玩的心态进行报道,使 人徘徊于感官的刺激当中,难以获得精神的震撼、洗礼与反思,反而会扩大人们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即便负面题材也包含着可供挖掘的积极因素
B.报道者是否优秀主要体现在对负面题材的挖掘深度
C.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
D.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
21. 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 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 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22. 体育是适应人类生产、军事和健康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使体育精神进一步国际化,但同时由于商业运作和利益驱使成分的增 多,在某些方面,体育也开始背离初衷。不可否认,体育很难脱离开社会背景而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是人类社会追求进步的一种象征,一旦违背了这一意 愿,体育对人类的作用会减弱,最终将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体育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因而发展体育不能违背这一重要初衷
B.现代体育的发展有可能导致体育自身的消亡
C.体育的发展要为人类自身的进步做贡献
D.体育对人类的作用因现代体育的发展而减弱
23.人类拥有一切力量和弱点,拥有一切只有人类才拥有的感情。我希望每一项新的惊人的技术突破都会遇到来自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医学家和法律专家以及一切能够监督、评估新技术对人的影响的其他各种专业人士的怀疑主义的质难。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人类既拥有力量又拥有感情和弱点
B.人类不断取得新的惊人的技术突破
C.人类必须重视技术突破带来的负面影响
D.新的技术突破必然伴随被广泛地质疑
24.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 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艺术家的创作受当时风气的影响
B.当时风气对艺术家的创作的影响是消极的
C.要了解一个作者,知道他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是必要的
D.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文艺风气
25.专家认为,造成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大学生进人的将是劳务型、操作性的岗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生所缺少的。
对这段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
B.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操作技能的劳动者
C.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D.劳务型、操作性的岗位不适应大学生
26.随着石油的不断涨价,一些国家利用微生物将甘蔗、甜菜、木薯等发酵制成酒精,替代石油。这种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目前巴西已经将几十万辆汽车改装为使用“乙醇汽油”或酒精作为燃料,大大减轻了大气污染。
根据上文,理解正确的是( )。
A.燃油涨价影响汽车业
B.酒精完全可替代汽油
C.可以将植物制成酒精
D.巴西的污染非常严重
27.伏尔泰以天纵之资,博览群书,吃掉了的东西自己加以消化,作为营养,为他的“理性哲学”服务。伏尔泰涉猎的诸“家”当中,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伏尔泰用中国素材为其“理性哲学”服务
B.中国素材在伏尔泰的哲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C.夸大中国因素在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对的
D.伏尔泰用“特定镜头”的方式来描绘中国
28.如果一直往上看的话,就会觉得一直在下面;如果一直向下看的话,就会觉得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在后面,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存在。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符合上述文字寓意的是( )。
A.即便现在处于逆境,我们也应当积极面对未来
B.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目标,以此来激励自己
C.我们应当切实地认识自己,不要为虚无的幻想所牵绊
D.不论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我们都应当独立地进行思考
29.无论是何种学科,也无论是人类的何种探索,不能证实的假说和理论都是某种程度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想象的翅膀,不仅能引导人们广开思路,最终还能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想象力拓展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B.无法认证的问题并非没有价值
C.无止境的努力终将提示问题的答案
D.广博的知识使大胆的假设更为合理
30.当小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吃力地沿着长约64米的“南通道”独自向上攀爬时,这段90分钟的孤独之旅显得格外漫长,一如这昏暗的南通道本身的寿命,“人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这句阿拉伯谚语的真意,在此刻凸显无疑。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小机器人的攀爬过程非常缓慢
B.金字塔“南通道”路况很糟糕
C.阿拉伯人充分了解金字塔的特点
D.小机器人攀爬的金字塔历史悠久
31.在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国家。如果仅仅因为问题没有煽动性,就不采取任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那么矛盾就会越积越多,问题的“能量储备”也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就是灾难性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解决社会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B.国家发展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C.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爆发
D.加强对群众心理情绪的积极疏导和化解
32.微波炉适应现代都市化职工生活的需要,以其快捷、方便、干净的特点而成为厨房的新宠。它不仅具备了蒸、煮、炖、焖等功能,瞬时加热还保持了食物的原有气味;特别是加热剩饭菜更适应了中国人的习惯,尽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微波炉是一种适应现代都市化职工生活需要的厨房用具
B.微波炉比较适应中国人的习惯
C.微波炉虽然方便,但也有些人认为是一种浪费
D.微波炉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33. 出于对进城农民工生活的深切关怀,作家在叙述农民进城的故事时,大都会情不自禁地持有一种严正的道德立场,这些故事往往被简化为一种苦难叙事或控诉文学, 在这种叙事图景中,城市和农村往往被抽象为两个相对立的价值世界,农民在城市中的挣扎,也总是被演绎为一曲关于质朴价值遭到毁灭的挽歌。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现代文学创作应更多关注进城农民工的生活
B.三农问题积重难返,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进城农民工生活艰难
C.文学创作关于农民进城故事的叙述,有利于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D.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价值判断
34.要帮助孩子学电脑,最好家长先学会使用电脑,这样既可以向孩子推荐软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使用不健康的软件,并可为孩子树立一个不断学习、勇于进取的人生榜样。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家长学会使用电脑对孩子学电脑有直接帮助
B.孩子学电脑需要家长的多方帮助
C.家长学会使用电脑对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有诸多好处
D.家长要帮助孩子学电脑,首先自己要学会电脑
35. 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说明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但是可以断言: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 天,从总体讲,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至今仍然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更不足以引起冰期或间冰期等巨大的气候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
C.人类活动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
D.人类对气候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还不足够
36.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 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 细菌、病毒、昆虫等。
下列对“转基因作物”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37. 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每一个奋力往上攀登的企业,都是身经百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了血路才得以生存的,然而,再往高峰行进的时候,稀薄的氧气会使企 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对于彩电行业来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一览众山小。如果一直缺钙,就只能坠落山脚,深陷整个行业亏损的泥潭。
对“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这一比喻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彩电行业正奋力发展
B.中国彩电行业前行不易
C.中国彩电行业竞争激烈
D.中国彩电行业面临生存困难
38.假若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公平分配,那么就不会出现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也不会有一些教师因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而“暴富”。假若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得到公平分配,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投入,那么,乡村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B.教师收入的两极化
C.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距化
D.学校划分的等级化
39.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40. 同样的一些话,出自不同人的口,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大学课堂上,同一句,有的教师讲出会赢得一片掌声,有的教师讲出则会招致一片嘘声。原因主要 在于,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可见,重要的往往不是有人讲了什么话,而是这些话是由什么人讲的。
这段话的主旨在于( )。
A.否定过度的名人效应
B.批评群众的盲从心理
C.抨击言行不一的虚伪作风
D.抨击为名利而钻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