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xredued04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发展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行为的有序性。
(2)发展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3)幼儿园正常生活学习的保障。
2.【参考答案】
(1)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对班级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班级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
(2)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教师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对幼儿进行分组。
(3)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对班级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发现成绩和缺点,总结经验和教训。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以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3.【参考答案】
(1)生活管理。
(2)教育管理。
(3)班级间交流管理、家庭教育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
4.【参考答案】
(1)规则引导法。
(2)情感沟通法。
(3)互动指导法。
(4)榜样激励法。
(5)目标指引法。
5.【参考答案】
(1)榜样的选择要健康、形象、具体。
(2)班级集体中榜样的树立要公正、有权威性。
(3)及时对幼儿表现的榜样行为作出反应。
三、论述题
1.【参考答案】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最终需落实在保教工作上,班级便是实现保教结合任务的基本单位。
(1) 保育。“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照料幼儿的生活。保证供给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疾病和事故,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 体质,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相应的智力发展水平。现代幼儿躯体疾病发病率与患病率较过去大大下降,而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这就促使幼儿保育应由疾病防 治向心理卫生和社会适应方面发展。因此,保育的观念应当从传统的“保护身体”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 教育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保障”等诸方面。
(2)教育。“教”就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 种教育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具体要求,把握“四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有的放矢地实施影响。教育的手 段、方法和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有章可循的。
2.【参考答案】
班级管理原则是对班级进行必要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性行为准则。它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既要发挥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也要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这一原则保证了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也确保了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是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4)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