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以上都是幼儿安全教育的任务。
2.B【解析】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挫折、压抑或是失败等心理能量时,应该帮助儿童发泄出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失常行为,哭泣可以将内心的恐惧或委屈发泄出来。
3.A【解析】游戏模拟法是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模拟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场景,让幼儿学会在特定情况下的操作动作,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B【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都对幼儿园的办园规模和班额作了规定:大班(5至6周岁或7周岁)3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小班(3至4周岁)25人,混合班30人。
5.C【解析】本题考查对预防幼儿异物人体方法的掌握。幼儿臼齿未长出时,应避免食用花生米、瓜子及带核、带骨、带刺的食物,否则容易出意外。
6.B【解析】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这样做更安全,能减少药物对幼儿肌体的伤害。冷敷和酒精擦拭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7.A【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幼儿交给无关人员。
8.B【解析】题干是对突发事件含义的阐述,幼儿园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9.D【解析】地震发生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避险,D项违背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发生案例中所述情况以及同类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如果发生幼儿鼻腔异物时,要让孩子改用口腔呼吸,面向有光亮的地方,令其抬起头并用手指将鼻尖向上推起,用手电筒照射即可看到异物,此时不可立即拿镊子钳 夹,以防异物被推向鼻腔深处,对于年龄稍大而又听话的孩子,可用手指压住未堵鼻孔,令其低头并做擤鼻涕的动作,异物即可随气流冲出鼻孔,或是部分露出鼻 腔,露出鼻腔的异物属圆形且表面光滑,可用大拇指压迫侧鼻翼,将异物挤出鼻腔。
(2)如鼻腔的异物属纸团、钮扣等不规则物体,可用镊子将其夹出。也可以让患儿闻胡椒粉等刺激性气味,促使患儿打喷嚏,将异物喷出。
(3)对于无法取出的鼻腔异物,老师不要强行取,以免损伤鼻腔或形成呼吸道异物,而是应设法劝儿童停止哭闹,改用口腔呼吸,然后迅速抱送医院治疗。
2.【参考答案】
(1)火灾初起时,立即切断电源,尽快到相应地点取下灭火器进行扑救。
(2)当火灾发生时,立即安排相关教师组织指挥幼儿按预设的次序和通道有序、迅速、安全撤离火灾现场。
(3)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先报119救火,再报110维持校外秩序,根据人员受伤害情况报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