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A【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3.C【解析】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5~8分钟。
4.B【解析】模仿是幼儿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
5.A【解析】新生儿期已经具备感知和相对成熟程度的神经系统。
6.A 【解析】儿童人所(园)前体格检查和儿童入所(园)前家庭访视一般在特约医疗单位进行,通过检查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以鉴定儿童是否适合过集体 生活,并预防将传染病带入托幼机构。家庭访视是为了预先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生活习惯、个性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保健。通过与儿童接触,可以使儿 童与老师熟悉,入园后尽快融入集体。
7.C【解析】教师可以利用各季节收集的材料开展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材料来源丰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收集:(1)从生活中收集材料;(2)从大自然中收集材料;(3)从儿童文学、动漫作品中去寻找材料。
8.A【解析】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行、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9.D【解析】略。
10.C【解析】表现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评价学生创造的成果。表现性评价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任务,面对任务或问题时,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答案)或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答案要点】(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并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三、论述题
【答 案要点】(1)生活教育的目标。陶行知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先 生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谈道:“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康健的 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见,他提出儿童的生活教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 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 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陶行知创办的晓庄 师范就是一所“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的学校,“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成了晓庄的重要课程。陶先生对此十分赞赏:“他头上 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干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的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 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把课程融人生活、把生活引进课程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还能够极大地调动儿童的主动积极性。
(3) 生活教育的方法。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即“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 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中学、做中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儿童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 化。所以,他极其重视实践,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改自己“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儿童对知识的探索与实 际运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