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章节习题:班主任工作

2015-10-16 xredued04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张老师教育的班级产生这样的后果的原因:
① 没有“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 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张老师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自己却说脏话、粗话,乱扔烟头。口头、上的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的效果,反倒坏的“身教” 对学生起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②“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地“管、卡、压”,显然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③ “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如果心不诚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 甚至会“背道而驰”。张老师自己口头上教育学生,自己却做不到,在教育学生方面没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因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正确方法:
①身体力行。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②说理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改正。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说话比苍白无力的说辞更具有说服力。
③真诚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2.【参考答案】
(1) 处罚学生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错误 是在所难免的,违反纪律也是有不同原因的,教师处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案例中的班主任所采取的处罚方式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2) 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但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 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该案例中的班主任在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时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不仅遵守纪律,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民主化管 理。班主任要进行民主化管理,不能专制也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发展。该班主任采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处罚”手段,顾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使学生改正了错 误,学到了知识,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
(4)案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际交往关 系方面的教育。处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案例中的班主任的处理方法,除巧妙地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老师 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学生违反纪律是错误的,必须受到处罚,这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
(5)案例中的班主任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在这个案例 中,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这位老师采取暗示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没有直接点破,但是在老师的“惩罚”下,通过表演,认识到了自 己的错误。班主任将惩罚与教学相结合,惩罚中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心服口服,知错能改,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参考答案】
(1) 从评语一中的用词“该生”可以看出,这是传统式的评语,虽然在评语中提到了学生表现良好的一面,但在用词上依然是不能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的。相对于评语一 而言,评语二的用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且评价理念符合鼓励性评价理念,更能突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个层面上,评语一可能会取 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2)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 评价。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奋发向上,肯定其优点,找出其缺点,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以便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 学生;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做好操行评定应注意:要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评定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
4.【参考答案】
案例中张峰是“后进生”的典型。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
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格上得不到尊重,自然地他们会与教师、同学、家长处于对抗状态。这时,班主任只有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教师的爱心、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2)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的学习动机的转移,使后进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 作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长善救失,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动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
(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班主任可向后进生提供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班主任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后进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发现教育的突破口,寻找钥匙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
5.【参考答案】
(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很有启发的。
作 为教师,面对仙人掌中的刺和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因此,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 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切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 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
(2)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
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①面对个别的问题学生,要走近他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养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
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
③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