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1.(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 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 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材料中,老 师的话体现了他对备自我的重视。
(2)教师备好课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具体有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 (1)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有机体做出的行为与随后出现的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唐老师对张 强的处理属于惩罚的一种,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但是,唐老师对张强的处理也存在不足。惩罚的 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即指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后给予强化。唐老师只是 对张强实施了惩罚,并没有选择一种替代反应进行强化,这样可能会导致张强以后仍会出现这种不良行为。
(2)①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②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材料中唐老师所采用的新的教 学方法就是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在保持过程 中,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在复现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 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会受强化的影响。其中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材料中之所以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就是因为受到了替代强化的影响。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