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猜题卷及答案四

2015-10-28 xredued04


二、辨析题
22.错误【答案要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23. 正确【答案要点】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因,不是行为 的结果;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 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24.错误【答案要点】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 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当新知识 与原有认知结构合理地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接受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由此可见,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并不矛盾, 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5.正确【答案要点】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 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 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可以看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
(1)在社会上和校园内,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作风。
(2)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
(3)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4)要形成科学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
(5)注意向他人学习,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6)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27.【答案要点】(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课程的时空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
(4)生成性。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28. 【答案要点】(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性格是后天的,它是人在活 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不容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 用是明显的。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 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气质与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来看。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9.【答案要点】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系统性原则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