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中学必背古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详解

2015-12-21 xredued02


【注释】

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唐代安史之乱,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筑堂居住,诗中的茅屋就是指成都草堂。作者写了大风吹破草屋无法安居的艰难处境,想到了与自己处境类似的无数穷苦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及要求改变黑暗现实的愿望。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罥(juàn)]挂着,挂住。

[长(cháng)]高。 [沉塘坳(ào)]沉塘:深塘。坳:水边地。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渐近。 [衾(qīn)]被子。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觉不老实,把被里蹬踹破了。

[雨脚]指像线条一样的密集的雨点。

[丧乱]战乱。指公元755年爆发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到天亮的意思。 [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房屋的高大。 [见(xiàn)]同“现”,出现。

【导读】

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秋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诗人彻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提单押韵,用“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传来阵阵风声。读这几句诗,分明看到一 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 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心情,不能不激起人们心灵上的强烈共鸣。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