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6
xredued04
4.“岁寒三友”
中国绘画中常以“松、竹、梅”为题材。
5.“四君子”
中国绘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寓意“高洁”等。
6.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7.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8.京剧
清代道光年问,在各种戏曲声腔影响下形成的新剧种,近代以来发展很快,成为中国传统代表剧种。
9.武术
《辞海》的解释为“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10.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留存下来的宝贵的传统艺术作品,包括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民间工艺,比如蒙古族民间乐器、维吾尔族歌舞,藏戏和唐卡等。
(七)科举制度
1.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科举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3.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5.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6.八股文
7.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8.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 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 称为“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