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

2016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3:教师观

2016-02-26 xredued04


(2)知识素质

教师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首先,教师 必须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教师要精通业务知识,透彻 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艺术。教师应该更多地学习教育 学、心理学、教育史、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具备强烈的教育意识和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再次,教师要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 知识。教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严密而有组织的教育秩序,更有利于教育T作的开展。同时,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少先队、 共青团丁作,班主任T作以及课外活动等,都需要现代的管理理论作指导,从而使教育活动得以正常的开展。

(3)能力素质

一个合格的现代教师应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第一,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讲课能 力,掌握教学的基本功,如教师应具备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能力;第二,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的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 组织能力,管理学生、班集体的能力,从集体中选拔学生干部的能力等;第三,作为教师,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在教育教学 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能力的一项基本内容。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 问题进行研究,找出教育的规律性,使自己成为“教育研究者”。

(二)现代教师观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育身份的认识和基本的态度。“教师中心论”曾经一度是比较盛 行的观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这种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认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学 生的学习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师中心论”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而现代教师 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身份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育活动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研究,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课堂上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再次,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应该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行动研究者”、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达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 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加深、学科专业素养的深化、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 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等方面。

1 2 3 4 5 6 7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