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解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016-02-27 xredued04


2.继奥苏伯尔之后,研究者对迁移的深入探讨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

这一类观点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①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一行动规则。

②以加泰勒、吉克等人为代表,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而表面的特征则无关紧要。若前后两种情境的结构特征相匹配或相同,则产生迁移。

(2)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是由外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与主体因素共同决定的。该理论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3.现代迁移理论的特点

就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研究来看,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粗线条的;而现代的迁移研究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较重视对迁移的认知特性的探讨,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这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

4.迁移的实质

迁移实质上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强化练习

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安德森

【答案】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是共同要素说,贾德提出的是经验类化说,奥苏伯尔提出的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安德森的迁移理论中强调的是迁移前后的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