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9
xredued04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越来越近,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是非常迷茫,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命题点4: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我国目前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学科课程,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把教学目的落实到每学科的每一节课堂里,乃至教学的每个环节,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不可说没有教学目的,也不能 说背离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目的要求的先进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在教学目标实现和具体操作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现 行的课堂教学,对知识教学、思维开发、能力培养有比较明确而又全面的目标体系,但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重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重在对一般学习能力和特 殊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科学的历史与发展、科学与真善美、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个人等方面认识的科学观的教育;科学与政治、科学与经济、科技兴 国和科学意识教育;追求科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名利,善于与人合作、有高度责任心等科学态度教育;客观精神、实证精神等科学精神教育;谦虚谨 慎、严格求实、吃苦耐劳、不断进取、求异创新的科学作风教育,也要有具体的要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求的满足,学习方法 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等也要渗透到教学目标要求中,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环节中,这不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构建紧密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要通过学科教育来实现,首要取决于教学内容。构建紧密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是最为追切、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过去的教材的学科内容过多地考虑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过分地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却忽视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科学与人、 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之间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针对以往教材内容出现的各种缺陷,新的国家课程改革意见明确指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 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内容体系着力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文明卫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数学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落后;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学习方式的 熏陶;相对地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分地对书本知识和运算、推理技能的关注,而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因此建立旨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的新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 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再有,自然科学学科与能源和交通、环境和保护,人口与优生优育,营养和健康,资源和生态平衡等诸多因素都有着直接关系,都是极其丰富的面向社会和生活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