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xredued04
2。网络检索工具种类
(1)网上搜索引擎
(2)网络百科全书
(3)网上数据库
①中国期刊网:收录国内中、英文期刊,涉及理工、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政治与法律、文史哲、教育与社科等领域。
②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科技信息为主,集经济、金融、社会、人文信息为一体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③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收录的报刊基本覆盖了全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期刊和报纸。
③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涉及马列、社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学科,且有文摘和索引。
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出版的数、理、化、天、地、生、农林、医药卫生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中英文期刊,是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
⑥超星图书馆:是文献数量很大的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提供大量的电子图书阅读资料,其中包括文学、经济、计算机等五十余大类,数十万册电子图书及数百万篇论文。
3.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1)搜索引擎的使用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按专题检索信息:大多搜索引擎在其首页都提供分类范畴表,有的还分好几级类目,这种方式基本上只需要点鼠标操作,只是在最后一级可能需要输入一个关键词来限定一下检索范围,然后逐级浏览,直到找到与自己的需求有关的信息。
②按关键词检索信息:索引式搜索引擎提供对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的查询,检索者只需要输入与查询资料相关的词语,即可链接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③按地区检索信息:按www服务器的结构和它们位于世界上的物理位置进行按地区的链接和查询,链接的常常是按国家、地区继而按机构排序的超文本。
(2)数据库的检索步骤
①明确搜索的目的和需求
②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③明确关键词范围
④构造恰当的检索表达式
⑤检索结果的输出
三、网络信息交流能力
(一)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
网络信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以下特点:
1.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樊篱被打破
2.主动与被动、单向与多向交流的统一
3.时空界限不复存在
(二)网络信息交流方式
(1)电子邮件:和传统邮政和电话通讯方式一样,但是通过网络传递邮件具有即时性,不需要邮递人员传递,不需要漫长的邮递时间。
(2)BBS:电子公告系统,是一种许多人参与的网络论坛系统,没有时问和空间限制的讨论。
(3)腾讯QQ、MSN、ICQ: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即时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打破了人们之间进行即时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
(4)Blog:可以记录下个人的经历、感受、认识等,可以让人们分享相关的信息。
(5)微博: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它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三)中学教师在网络信息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网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
2.确保网络信息交流的规范性
四、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在于信息的筛选、分类、管理和运用。
(一)信息处理的定义
信息处理即对信息检索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之能为解决特定的问题服务。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或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信息处理的任务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凌乱的、无序的信息进行收集、挖掘、加工、整序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的认识。.
(三)信息处理的功能
(1)整理功能:无序变有序。
(2)评价功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预测功能:通过对信息的分析,预测未知或未来。
(四)信息处理的逻辑方法
1.运用概念的逻辑方法,理清信息的概念
2.运用判断的逻辑方法,形成基本观点
3.运用推理的逻辑方法,得到合乎逻辑的结论
4.运用比较的逻辑方法,得到对事物的新认识
5.运用综合的逻辑方法,获得对问题的整体认识
五、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育测量所获得的信息是数据,需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一)数据类型
1.类别数据
通过称名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只代表“类”,没有大小、多少之别。
这种数据不能直接进行数学运算,需要转化为计数数据方能进行统计处理。
2.顺序数据
通过顺序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有大小、高低之分,可根据程度做一个顺序的排列。
3.等距数据
通过等距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有等距单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零点,故不能做比率陈述。
4.比率数据
通过比率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不仅有等距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例如,学生身高、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