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教师资格国考考试高中历史复习提纲一

2016-03-16 xredued04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还有几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但是很多考生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了,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可以在线测试试试,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知识概述:

1、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⑵精耕细作;

⑶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领先地位。

⑷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及各自特点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

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中国古代商业特点

⑴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⑵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⑶阶段性特征明显,发展极不平衡;→两宋商业突破传统时、空限制,发展到新水平。

⑷金融货币方面→隋唐: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宋朝: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

⑸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为防止倭寇等的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