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幼教综合素质

2016教师资格证国考|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教师观

2016-03-16 xredued04


5.“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 )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

B.条件性

C.实践性

D.文化

【答案】A。解析: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 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 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学高为师”这里的“学”是指学问,即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A.说到做到

B.热心和同情心

C.敬业精神

D.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B。解析: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应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7.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范畴的是( )。

A.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

B.专门性的学科知识

C.教育学科知识

D.教育研究知识

【答案】D。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性的保障。有关当代科学和 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最基础的层面。教师还要拥有专门性的学科知识,掌握1—2门专门性的知识,有扎实的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这是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教师还要具备教育性知识,即教育学科类知识,这是指有关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等。

8.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

【答案】C。解析: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而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教师不愉快的、消 极的行为态度,会让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比如厌学、无兴趣感等,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如不认真学习、旷课、逃学等。而教师乐观、积极的行为态度,则更 容易让学生培养起热爱学习的情感、增强学习行为的强度,形成较为稳定的良好学习态度,从而产生更多积极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所以本题的 正确答案为C。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