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
xredued04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5.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6. 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7.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日关系改善的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出现外交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8. 新时期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2.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 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 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 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 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 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 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
9.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12.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 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14.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