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

2016统考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阅读理解能力

2016-04-07 xredued04


(三)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与归纳

1.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

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

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会表达一定的观点。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取精要,作出概括。

2.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要整体把握文章全文的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

(2)要准确理解语句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四)归纳内容要点

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

1.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

2.归纳内容要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2)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五)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和想象

1.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2.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握上;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的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结合的。譬如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或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 首诗的具体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3.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只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了,但是很多考生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了,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方面的精选题库给大家作为参考。同时大家也可以在线试听看看我们老师的中学笔试指导视频,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中学笔试教材,高校阅卷组老师根据自己经验编写,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