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2016教师资格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游戏活动的指导

2016-04-11 xredued04


四、材料分析题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 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 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 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 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答案】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

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 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 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了教 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 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 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五、活动设计题

设计一个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小蚱蜢逛农田

活动目标:

1.在小蚱蜢“种粮”和“吃粮”的过程中,锻炼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秋虫蚱蜢。

2.在活动中感受互相合作的快乐,体验模仿小蚱蜢做运动的乐趣。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