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xredued04
3.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完善
教育部《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艺术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 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激发人的情感,调动人的心理功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学前儿童由于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情感占 优势,认识过程常有很大的情绪性。艺术活动使人活泼、开心,它不但影响幼儿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情操,还能促进幼儿活泼愉快的性格的形成。
幼儿在艺术教育中充满了情感色彩。在艺术活动中,幼儿聚精会神地围绕自己独特的情感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个人都生发出一个独特的中心意 义。同时他们沉浸在艺术所带来的愉悦之中。除了用语言来叙述这种愉悦之外,幼儿还会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这种自然和真实的感受。教师就要提供他们一个情感 沟通与满足的表现机会。他们会用唱歌、跳舞、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他人交流的喜 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并由艺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其情感世界。使其人格 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
二、方法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强化练习
【单选题】教师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