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幼儿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与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三个部分。
一、课程方案评价
评价学前教育课程方案,主要要了解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各个要素、部分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原则,是否以先进的课程理论为指导; 第二,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各要素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是否符合原先的指导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范围很宽泛,大到课 程的整体规划,小到具体的一个教育活动的设计。
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评价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了解的内容就比较多,包括:
1.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反应,指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表现等。
2.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指对儿童的控制程度、课堂管理方式、教育机制和技巧等。
3.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
在学前教育机构里,师幼互动贯穿于儿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学前教育机构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 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抽象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还是直观的教 育方案、教育内容,无不是借助于连续不断的师幼互动而逐渐实现的。教师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相引导者,积极的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将能促进儿童 知识经验和行为的建构。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中,总体以不带鲜明色彩的中性行为为主。对儿童表现出的负面性行为会抑制儿童的互动进一步深入,对儿童个性的发 展产生消极影响,大大降低了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优秀教师能对儿童的互动行为保持高度关注,并给予积极回应,注重对儿童的肯定,且适时参与到儿童的活动 中,有效牵引教师与儿童互动良性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