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三十四: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2016-07-14 xredued04


运用实践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坚持严格要求。有效地锻炼有赖于严格要求,进行任何一种锻炼,如不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不可能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内心感到锻炼是必要的,有益的,有价值的,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锻炼效果。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锻炼过程。所以对学生的锻炼,要强调自觉但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督促、检查、还要引导他们长期坚持下去。

(5)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 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及其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自觉 主动地接受教育,增强他们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免疫能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以及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实现。品德修养指导法对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制 力提出较高要求,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确、公正合理,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评比要发扬民主,条件要明确具体,评比过程中要让大家发表意见,使学生受到教育,要定期检查和总结,及时宣传、表彰好人好事。

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预期结果,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所以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德育目标的要求。目标不同,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德育方法时一定要分析德育目标的性质、特点,从中寻找对德育方法的具体需求。

(2)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对德育方法有特定要求。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德育内容需要采用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德育方法。如属于社会政治意识的德育内容,通常采用说理教育法,而属于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内容,大多采用榜样示范法和实际锻炼法。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如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同一种德育方法对不同性别、个性的学生,运用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