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大,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知识的生产是直接创造新科学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则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 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 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它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