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9.3: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016-07-15 xredued04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三)德育的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2、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2)榜样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