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二

2016-07-15 xredued04


(4)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把握命题之间关系,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3)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 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