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精髓:高等学校教学心理

2016-07-15 xredued04


六、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一)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和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二)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和受意识控制的程序性知识(三)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四)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

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与保持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加涅等人提出了信息加工模型代表着认知心理学家对信息加工过程的一般观点。这个模型认为,个体完成学习任务时的信息加工过程主要有五个阶段:

一、感觉登记:又叫瞬时记忆、感官记忆、感觉记忆,是指个体凭感觉器官接收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0.25-2秒)

二、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是记忆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第二个信息储存库,是指感觉登记中经注意而能保存到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可以说在任何时候,人们所意识到的想法、观念、事件,实际上是被保存在工作记忆中。

三、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深度加工后,可以较长时间保存在头脑中,甚至永远不会忘记。

四、遗忘:是指记忆中的信息消失或无法找到信息。(一)遗忘的进程和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曲线(二)遗忘的原因(三)提高保持效果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信息量和意义性2、学习材料的重要性和熟悉程度3、组织合理的复习

五、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的核心成分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第三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

1、什么是问题?西蒙和纽维尔认为,问题是一种情境,即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做这件事需要采取怎样的一系列行动。

2、问题的类型:根据问题答案的数量和标准,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根据问题状态是否清晰,即问题结构是否完整,可分为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根据是否采用新的程序来解决问题为标准,分为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个体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按一定的目标,将原有的概念和知识加以综合及运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