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五)

2016-07-16 xredued04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A.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因此,他们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及层次水平等,自然就会以其可行性前提成为教育目的确定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B.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去实现;

C.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3)人们的教育理想

5.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及代表人物

1)无目的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

3)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等

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

6.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第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4)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为首);2)智育;3)体育(为魂);4)美育(为本);5)劳动技术教育。

9.素质与素质教育

1)素质与基础教育 第一,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第二,心理素质;第三,社会文化素质。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