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 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 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与个性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密切相关的。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民主的、放任的。采用领导方式的班主任 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施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过程和结果。采用民主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 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放任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干预, 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张组织班级活动。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标准相关。这种领导方式最大 的弊端是对人的因素不够重视,班级工作只见教学不见学生,只看学生的分数不看学生的发展。“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为,学生对集体的喜爱、期望、归属感、 团结性与作业水平及学习成绩有关,因此主张信赖而不是怀疑集体,用集体领导的手段管理班级,将班级作为教育的对象,而不是一对一地去对待每个学生。
(三)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级是存在于学校之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教育从本质上说就在于建立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因此,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
1.班级中学生交往的类型
以交往双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区分,班级中的学生交往有学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