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xredued04
4.生物老师在安排花卉栽培这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了花卉的栽培知识,然后再带领学生去温室里去亲自动手栽培,这位生物老师的安排遵循了教学过程的( )规律。
A.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C。解析:系统地学习花卉栽培知识是对别人的经验的学习,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老师带领学生去温室亲自动手栽培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属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生物老师的安排是遵循了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故选C。
5.(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故选B。
二、辨析题
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法。
【答案】此观点错误。此观点混淆了讲授法和“注入式”、问答法和“启发式”的含义。
首先,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注入式”教学。
(1)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2)讲授法分为“注入式”讲授和“启发式”讲授两种。由于讲授法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正确运用讲授法同样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其次,问答法并不等同于“启发式”教学。
(1)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谈话法的特点是老师问,学生答,因此容易形成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但简单机械地运用谈话法,同样会使谈话法流于形式,而失去“启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