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精髓: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017-09-16 xredued01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在小学生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充分发展,具体表现在: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味觉、嗅觉和触觉也较为发达。感知觉的发展为个体的进行学习提供了。在儿童期,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迅速,其感知的准确性和系统性都不断提高。

2.注意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自觉性和注意品质的完善程度上。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较差,表现在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说来,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听课时,眼、耳、手、脑的配合往往不够,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不强,听讲和记笔记不能同时进行。

3.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2)观察缺乏精确性

(3)观察缺乏顺序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

4.记忆的发展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5.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增强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3)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6.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7.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年级新生以对话言语占主导地位,二、三年级学生的独白言语发展起来,四、五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提升,并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

(2)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阅读发展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女生优于男生的状态。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会默读,至五年级达到高峰。

(3)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从口头造句、看图讲话开始,在小学中年级以后才能进入独立写作阶段,写作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4)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个体内部言语大致经历了出声思维时期、过渡时期和无声思维时期,刚入学的小学生处于出声思维阶段。三四年级以后,随着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演算时或在阅读课文时无声语言开始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是阅读或演算遇到困难时,仍会用有声言语来帮忙,即使在高年级也是如此。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