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xredued04
问题(一):请分析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设计本文新授部分的教学流程。
4.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
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
参考答案
1.【参考设计】
问题(一): 本文讲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学生的品行。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本文的生字和生词;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②了解故事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工具书、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问题(三):
一、初读感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子”的音、义和“拜”的字形。
2.看课题质疑,教师随机板书记录梳理学生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如果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做上记号。
5.检查词语。出示:孔丘、仲尼。
教师简介古人的姓、名、字、号。(古人的名字比现代人的名字要复杂些,大体上有姓、名、字、号四项。名用来称呼自己,做自我介绍;字,朋友之间互相称呼使用;号,是对有名望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我们还是到课文中来看看吧!)
出示句子:
(1)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2)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3)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学生读句子,体会称呼的含义:孔子的谦虚,对老师的尊重和老子的谦虚,对晚辈的欣赏。
二、精读品悟
孔子为什么拜师?默读第1自然段。
1.说说孔子拜师的原因。
2.理解词语“渊博”。
出示生字“渊”在字典中的义项:①深水;潭②深;③姓。请学生选择正确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