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xredued04
3、课堂练习
1.(2004年江苏,7)(2x+ )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A.6B.12 C.24 D.48
解析:(2x+ )4=x2(1+2 )4,在(1+2 )4中,x的系数为C ·22=24.
答案:C
2.(2004年全国Ⅰ,5)(2x3- )7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14 B.14 C.42 D.-42
解析:设(2x3- )7的展开式中的第r+1项是T =C (2x3) (- )r=C 2 ·
(-1)r·x ,
当- +3(7-r)=0,即r=6时,它为常数项,∴C (-1)6·21=14.
答案:A
3.(2004年湖北,文14)已知(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以数字作答)
解析:∵(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128,
∴令x=1,即得所有项系数和为2n=128.
∴n=7.设该二项展开式中的r+1项为T =C (x ) ·(x )r=C ·x ,
令 =5即r=3时,x5项的系数为C =35.
答案:35
五、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这是一堂复习课,通过对例题的研究、讨论,巩固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加深对项的系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求二项式展开式某些指定项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方程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2、在例题的选配上,我设计了一定梯度。第一层次是给出二项式,求指定的项,即项数已知,只需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例1);第二层次(例2)则需要自己创造代入的条件,先判断哪一项为所求,即先求项数,利用通项公式中指数的关系求出,此后转化为第一层次的问题。第三层次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例3需要变形才能求某一项的系数,恒等变形是实现转化的手段。在求每个局部展开式的某项系数时,又有分类讨论思想的指导。而例4的设计是想增加题目的综合性,求的n过程中,运用等差数列、组合数n等知识,求出后,有化归为前面的问题。
提示:“Ctrl+D”收藏此页面,届时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公布最新动态。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资格证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xreduv QQ群|手机APP一手全掌握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