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6
xredued04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探究的过程;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和交流、收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实践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进行换算。
2、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五、设计意图及指导思想
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力图将单调的实验基本操作,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其实际的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
注重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科学发展历程“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解决→发展→……”
的暗线索隐含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强调中人的尺度中心,体现科学以人为本的宗旨。
六、教具准备
近2米的木棒、米尺(最小刻度厘米、毫米的各一支,且刻度已被掩盖)、卷尺、皮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学生自带可以测量长度的工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程序设计
1、情景引入,体会测量重要性
本内容通过情境展示
讨论:在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对物体进行长度测量?
(教师、学生评介,让学生体会长度测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