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育理论> 教育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2

2015-08-10 xredued04


1、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5、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6、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10、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1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12、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1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14、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11.1)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1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16、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17、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18、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19、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2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12.1)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21、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22、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23、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2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