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9
xredued04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幼儿德育的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在幼儿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儿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幼儿认识人手,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既要尊重、爱护和信赖幼儿,又要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严格地监督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儿童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德育时,要从幼儿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最终使每个儿童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欣瑞专家点拨】幼儿德育原则与中小学生德育原则是一致的,都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只是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年龄阶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12.【答案要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欣瑞专家点拨】在考试中,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可以以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教师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重要的人的要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环境。教师必须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让环境蕴含目标;②让幼儿感兴趣,更使其增加兴趣;③尽可能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是由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
(2)控制环境。教师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来激发、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教师控制环境大致分为几个环节:①诱导幼儿进入活动;②帮助幼儿展开活动;③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④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3)调整环境。环境必须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随时审视环境,经常调整环境,使环境处于适宜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