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xredued04
三、论述题
1.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 考答案]从整体来看,幼 儿的能力差异还不存在非常显著的分化,也很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应为所有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并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合理的早期教育,以促使幼儿的智力更早更快地发展。幼儿教师应该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如动机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认知能力形成 规律、社会规范形成规律、美感形成规律、迁移规律等,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在面 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要对特殊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要适当,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注意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可以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前提下,给予个别化的辅导,允许进入特殊班级或特长班,可以提前入 学或跳级。教学的内容可以适当扩展,教学的进度也可以适当加快。
对 低常儿童,更应考虑其差异性,因为即使是同一等级的智力落后儿童,每个人的缺陷也 不一定相同,因此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注意应用直观性教 育的方法,多给一些感性的具体的事例,采用循序渐进的小步子程序,让他们反复练习,逐步掌 握基本的经验。
总 之,每个孩子的能力类型是有差异的, 每个孩子的潜能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观察、了 解他们的能力发展状况、优缺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例如,对于那些动手操作能力欠 佳的幼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做一些手工练习,如搭积木、拼图、安装插件等,同时还 要给他们机会展现其优势能力,比如演讲。这样既保证了他们发挥出优势,又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使劣势能力得到练习而获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能力的均衡发展。
2.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 考答 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该理论。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的内在力 量是动机,而动机又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高低层次之分。他将人的 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 要7种。
生 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的需要,如饥饿、口渴、 求食、睡眠等,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安 全需要是指获得安全感,避免威胁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寻求温暖和友好的关系的需 求,包括被他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支持等。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 如信心、名誉和声望等。求知需要是指个体希望了解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变化的需要。审美 需要是指对美好事物欣赏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
马斯洛指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