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xredued04
16.D【欣瑞教育解析】课外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17.B【欣瑞教育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9—16岁),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18.B【欣瑞教育解析】负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19.C【欣瑞教育解析】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0.C【欣瑞教育解析】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嗅觉适应。
二、辨析题
21.错误。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其实,负强化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当有机体做出某种 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 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2.错误。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3.正确。教学的意义是,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在学校的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4.错误。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25.正确。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 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并称三生教育。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 加活动的积极性。课外活动基本上是个别化、个性化的,这和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相比是一个显著的不同,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 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不具有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