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专家预测卷及答案(五)

2015-09-01 xredued04


7.B【欣瑞教育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 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如门是否上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

【欣瑞专家点拨】强迫症是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经常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形式出现,最常考查的内容是强迫症的含义: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考生不仅要能够区分强迫症与其他心理问题,而 且要能够区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8.A【欣瑞教育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包括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国家课程是指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9.D【欣瑞教育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10.A【欣瑞教育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属于传统的教学策略,它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

11.D【欣瑞教育解析】无意注意是那些不需要付出意志的努力而获得的注意,刺激的新异性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而“鹤立鸡群”中的“鹤”正是新颖的刺激。

12.C【欣瑞教育解析】思维具有间接性,它总是通过某种中介或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指通过月晕和础石来观察天气变化,正是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

【欣瑞专家点拨】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通过对思维概念的分析,可知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种特征。 其中,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思维的间接性是指它总是通过某种中介或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13.C【欣瑞教育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都属于道德感。

14.D【欣瑞教育解析】概念同化是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它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

15.D【欣瑞教育解析】“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思是做了错事的人如果能够改正错误,是很珍贵的行为和品质,这说明了人的个性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可变性的。

16.C【欣瑞教育解析】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到l2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

17.C【欣瑞教育解析】“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的意思是干、越、夷、貉这四个地方的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8.D【欣瑞教育解析】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 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