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考题预测(单选题二)

2015-09-01 xredued04


1.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后效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现象。题干描述的情形就是继时对比的现象。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 )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3.(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A.行动研究法

B.叙事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调查研究法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法的概念。

4.下列属于合理信念的是( )

A.学习取得的成就必须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B.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

C.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过问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必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事情 “应该”做得尽善尽美,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是很糟糕的事等。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答案】C。欣瑞专家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6.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 )特征。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答案】D。欣瑞专家解析: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