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

2015-09-02 xredued04


7.【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8.【答案】C。解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9.【答案】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0.【答案】D。解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11.【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12.【答案】D。解析:培根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13.【答案】D。解析:“学不躐等”意为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反映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4.【答案】A。解析: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参加自学考试、脱产学习属于其他辅助方式。

15.【答案】C。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

16.【答案】D。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主要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17.【答案】D。解析:分析学习结果是教学评价的内容。

18.【答案】C。解析: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19.【答案】B。解析:自然实验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

20.【答案】D。解析:略。

二、辨析题

1.正确。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正确。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3.错误。解析:题干所指是斯巴达的教育。

4.错误。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2.【答案要点】

(1)掌握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行为的必要条件;

(2)掌握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3)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

(4)掌握教学技能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5)掌握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去掉讲课时不良的习惯,提高课堂美学水平。

3.【答案要点】

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