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押题预测卷及答案(六)

2015-09-02 xredued04


2.【答案要点】(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3.【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答案要点】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

(1)设置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

(2)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

(3)选择教学策略;

(4)实施教学评价。

5.【答案要点】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2)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答案要点】(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 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 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